第一, 公司玻纖制品毛利率仍處于較低水平,業績大幅下滑
中國玻纖(600176)主營業務來自于玻纖及制品的收入,玻纖及制品占公司營業收入98%以上,自去年四季度以來,玻纖行業景氣度出現較大下滑,公司今年玻纖制品毛利率僅為21.47%,較去年同期下降13.80%,位于歷史較低水平。其中,公司國內外營業收入均出現較大下滑,尤其,國外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5.05%。受毛利率下滑影響,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319.45 萬元,同比下降91.37%,每股經營性現金流僅為-0.8899 元,公司存在較大庫存壓力。
第二,玻纖行業集中度高,需求分布廣泛,受經濟危機影響沖擊較大
玻璃纖維性能優越,需求受經濟危機影響出現較大下滑
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越的無機非金屬材料,它是以天然礦石為原料,進行粉磨均化高溫熔制、拉絲、絡紗、織布等工序最后形成各類產品。玻璃纖維的突出特點是比強度大,彈性模量高,伸長率低,同時還具有電絕緣、耐腐蝕等優點,被廣泛應用于電子、通訊、建筑、化工、冶金、核能、航空、航天、兵器、艦艇、車船及海洋開發、遺傳工程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。如玻璃纖維桿,玻璃纖維管,玻璃纖維棒,玻璃纖維片條,碳纖維桿,碳纖維棒,碳纖維管,玻璃纖維內外包氈管,玻璃纖維錐形管,玻璃纖維錐形棒,碳纖維包氈管,碳纖維錐形管,碳纖維錐形棒等‘
目前全球已擁有5000 多個品種,60000 多個規格用途,品種和規格以年平均增長1000~1500 種的速度迅猛向前發展。全球玻璃纖維主要應用領域為建筑、交通運輸、電子電氣三大領域,風力發電、管、罐是玻纖產品應用新增熱門領域。截止2007 年全球玻璃纖維產銷量達到400 多萬噸,產銷量以較快的速度增長,近年來玻纖的年均增長率超過7%。但隨著2008 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影響玻纖的需求,玻纖制品的產品出現較大幅度下滑,需求也出現明顯下滑。
2007 年以前國內玻纖產業以年均20%以上速度增長,這種增長的背后是玻纖需求的旺盛,在國內玻纖市場,主要下游領域產業展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旺盛需求,尤其是汽車、船舶等交通領域以及基礎設施領域,風力發電等新領域使用玻纖作增強基材顯示了較強增長勢頭,2008 年下半年受國外出口下滑的影響,國內玻纖銷量也出現一定程度放緩。
玻纖行業集中度高,龍頭公司加快國內擴張步伐
玻纖行業投入大,投入產出比低,只有擴大規模效益,才能取得經濟效益,玻璃纖維作為具有較高集中度的行業,全球二大玻纖巨頭美國匹茲堡(PPG)、歐文斯康寧——維托泰克斯,合計占有60%左右的市場份額,主導全球玻纖競爭格局,全球玻纖呈現寡頭壟斷格局,競爭相對穩定。
07 年我國玻纖的總產能達到150 萬噸左右,主要集中在巨石集團,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和泰山玻纖,三者合計占總產能的60%以上,國內玻纖行業形成三足鼎力的寡頭競爭格局。隨著國內市場需求旺盛,相對更低的成本和資源優勢,近年來,世界主要玻纖生產國美國、法國、日本都在逐步減少本土的玻纖產能擴張步伐,產能擴張逐步向中國轉移,PPG 在中國內地用用3 萬噸玻纖產能,內資三大玻纖公司未來各有產能擴張計劃。
第三,公司未來產能依然擴張,加緊全球布局步伐
公司三個生產基地未來產能加速擴張
公司目前玻纖產能高居國內第一,超過第二名和第三名重慶玻纖和泰山玻纖兩者之和。目前玻纖產品中以無堿粗紗為主,其中有堿玻纖7萬噸,剩余都是無堿玻纖。公司目前擁有浙江桐鄉、江西九江和四川成都三個玻纖生產基地,2008年產能達到88萬噸。2009年隨著玻纖行業景氣下滑,公司擴張步伐有可能放緩,但未來隨著國內外宏觀經濟恢復,公司產能仍將擴張,我們預計到2013年,公司國內玻纖總產能將超過140萬噸,有望居于全球首位。
加快全球布局,致力打造玻纖國際航母
公司非常重視海外市場拓展,目前在印度、韓國、加拿大、意大利、南非等國家都有控股的銷售公司,公司未來準備在國外建廠。2007 年下半年開始,玻纖產品出口退稅率從13%下調到5%,并存在未來下調為零的潛在風險,同時,人民幣持續升值也會影響到公司的出口業務。公司一方面利用技術和規模優勢降低生產成本,另一方面,公司調整出口產品結構,縮短出口合同時間,通過季度合同提價抵消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,隨著公司未來產能的進一步擴大,下游需求的旺盛,擁有規模、技術、資源、營銷網絡等眾多優勢的中國玻纖將打造成為玻纖行業的國際航母。
第四,估值與盈利預測
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,玻纖行業景氣急劇下滑,需求嚴重放緩,作為國內乃至全球玻纖行業的絕對龍頭也未能幸免,公司玻纖制品毛利率出現大幅下滑,經營性現金流也較為緊張,我們預計下半年隨著國內外宏觀經濟的逐步好轉,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玻纖行業有望逐步走出低谷,公司吸收合并巨石集團事宜也因行業低迷而暫時擱淺。在不考慮增發換股吸收巨石集團后,我們預測公司2009~2011年EPS分別為0.322元、0.718元、0.987元,目前股價對應于2009~2011年動態市盈率分別為50.85、22.76、16.56,考慮到經濟恢復后,公司2010年和2011年業績存在超預期的可能,屆時,公司換股吸收合并巨石集團有望重新啟動增厚公司業績,我們仍維持公司“推薦”評級。